​以实践赓续红色血脉,用青春传承吉鸿昌精神 ——周口文理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开展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
日期:2025-08-25  发布人:团委  浏览量:1


为响应2025年全省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号召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,结合“青春赓续红色血脉工程”要求,8月3日,周口文理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组建的“吉鸿昌精神・信息青年”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,赴周口市扶沟县开展主题实践活动,以实际行动践行“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”的活动主题,让青年学子在实地实景中感悟革命精神、汲取奋进力量。

作为此次实践的核心环节,实践团首站抵达吉鸿昌纪念馆,开启沉浸式红色学习之旅。馆区由吉鸿昌铜像广场、纪念馆主馆、国防教育园等部分构成,主馆内陈列大量珍贵图片资料与文物,创新运用声、光、电、影、微信导览等现代科技,搭配雕塑、蜡像、模型、绘画、场景复原等展陈形式,生动还原了吉鸿昌将军及扶沟县部分烈士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,为实践团成员搭建起“触摸历史、感悟精神”的立体学习场景。

在讲解员的细致引导下,实践团成员逐区域参观展品,深入了解吉鸿昌将军的生平轨迹:将军自幼家境贫寒,却始终怀揣强烈的报国之志,成年后毅然投身军旅;战场上,他冲锋陷阵、英勇无畏,屡立战功;生活中,他坚守清正廉洁的作风,始终心系百姓冷暖。“九一八”事变后,面对国家危亡,吉鸿昌将军积极投身抗日斗争,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,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,用行动诠释坚定的爱国信念与顽强的斗争精神。当驻足于“恨不抗日死,留作今日羞。国破尚如此,我何惜此头!”的就义诗展陈前时,成员们深受震撼,纷纷表示深刻体会到革命先烈为国家和民族牺牲的崇高气节。

为进一步挖掘并传递吉鸿昌精神内核,实践团提前数日搜集整理史料,精心制作吉鸿昌生平宣传单——以时间轴清晰串联将军参军、抗日、就义等重要人生节点,方便游客快速梳理其波澜壮阔的一生,助力红色故事传播。同时,团队在纪念馆内设置互动问答环节,围绕“将军收复多伦”“就义诗创作背景”等核心事迹设计选择题,吸引游客主动参与,让大家在轻松的互动氛围中深化对英烈精神的理解。这一举措既是落实“三下乡”活动中“办好一件惠民实事”要求的具体实践,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红色主题宣讲,让团队成员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实现“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”的实践目标。

此次扶沟县爱国主义实践活动,不仅让周口文理职业学院“吉鸿昌精神・信息青年”实践团成员在红色教育中接受深刻的精神洗礼,更以实际行动为社会注入红色正能量。成员们一致表示,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,把吉鸿昌将军的爱国精神与红色基因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主动担当红色精神的传承者,以青春之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挺膺担当。

编审:张思齐 ;签审:王东伟;审核:皇甫超

 

收藏本页